超微是指粒徑小于1μm的顆粒。對于微顆粒與超微顆粒的粒徑界限至今尚未統一。有人把小于0.1μm的顆粒稱為超微顆粒。一般常將粒徑在微米級的顆粒稱為微顆粒,粒徑小于1μm的顆粒稱為超微顆粒。超微氣流粉碎機廠家下面簡單介紹下其制備方法:
微顆粒與超微顆粒的制備方法可分為兩類:破碎法和合成法。前者為機械法。常用的設備有振動磨、氣流磨等。機械法的缺點是效率低。對于一種磨機存在一極限粒度。目前,用機械法制取小于1μm的顆粒尚有一定困難。機械法的優點是產量大、成本較低。一些新的設備正在研究中。常見的合成法有液相法與氣相法兩種。沉淀法與溶劑蒸發法是常見的液相合成法。前者是將金屬鹽溶液水解或添加沉淀劑生成氫氧化物或鹽的沉淀,然后加熱分解得到氧化物超微顆粒。有時也可以直接得到氧化物沉淀。沉淀法包括直接沉淀、共沉淀、溶膠-凝膠與凝膠-沉淀等。均勻沉淀的特點是沉淀劑不是外加的,而是在溶液內部生成的,可實現均勻成核。共沉淀法用來制備復合超微顆粒。溶膠凝膠法是常見的制備超微顆粒的方法。例如,用Si(OC2H5)4的酒精溶液水解后與ZrOCl2-8H2O的水溶液混合??刂扑?、pH值與攪拌時間實現溶膠一凝膠過程,再經干燥煅燒后可得到ZrSiO4超微粉。
溶劑蒸發法包括噴霧干燥法、噴霧熱分解法和凍干法等。噴霧干燥法是將溶液分散成微小液滴噴入熱風中使之迅速干燥的方法。若將金屬鹽溶液噴入高溫設備中,可直接分解得到超微氧化物顆粒。
常見的由氣相制備超微顆粒的方法有蒸發凝聚法和氣相反應法。由氣相析出固態的形式與核的生成狀態有關。由蒸發或反應生成的氣體若在固體表面上不均勻成核則生成薄膜、晶須或大晶粒;若在氣圖2由氣相析出的各種固體狀態相中造成較大的過飽和度,則可以在氣相中均一成核,通過控制平衡條件、成核速度與晶粒成長速度,可制得超微顆粒。目前,耐火材料行業中大量使用的SiO2超微顆粒是鐵合金廠的副產物。就是通過氣相沉集制得的。
超微顆粒有很高的比表面與較大的晶格畸變,因而有很高的活性。特別是以機械粉碎方式所得到的超微顆粒的晶格變形更大。在研磨過程中顆粒的化學反應性提高,甚至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F在已逐步形成了一門研究機械力與化學活性之間關系的新學科一機械力化學(mechanochemistry)。此外,超微顆粒還具有許多特殊的熱學、光學及電學特性,可以作為磁記錄器、特殊導體、催化劑、傳感器等材料與器件的原料。在耐火材料領域中,由于它的凝聚作用,可作為不定形耐火材料的結合劑,特別是低水泥、超低水泥與無水泥澆注料*的重要原料。同時,通過調整微顆粒的粒度組成與用量可調節耐火制品的顯微結構,特別是基質部分的顯微結構。
上一篇 : 高壓細胞破碎儀廠家指導如何提取高質量的RNA
下一篇 : 高壓微射流納米均質機分散脂質體案例分析